讓“土特產”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文章指出,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做好“士特產”文章,有利于推動建設農業強國,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洛川蘋果、大同黃花、馬莊香包……如今,越來越多的“土特產”,從田間地頭走向各地的大型商超,甚至進入海外市場。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鄉土產品駛上產業化的快車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土特產”這3個字,首先意味著要依托本地農業農村特色資源,也就是立足實際、發揮特色。近年來,重慶依山就水,充分立足特色優勢,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糧油、柑橘、生態漁業、茶葉、榨菜、中藥材等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出涪陵榨菜、奉節臍橙、巫山脆李等“重慶寶貝”,這些特色產業綜合產值已達到4800億元?!巴撂禺a”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做好“土特產”文章必須堅持融合化思路。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馬莊時指出,發展特色產業、特色經濟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謀劃和落實。徐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以馬莊村為標桿,大力推廣馬莊經驗,逐步形成“以點帶面,融合互動”的發展新模式。研究規劃馬莊旅游線路;大力推進傳統手工技藝挖掘工作;建立馬莊香包創業基地;注冊“馬莊香包”“真棒”“真旺”等7個商標……2021年馬莊村香包收入近2000萬元。小小“土特產”寫出了“富民”大文章。
做好“土特產”文章,必須在打造產業集群上發力,才能助力特色產業從“小而散”向“大而強”轉變。念好產業經,要貫通生產、加工、銷售,融合農業、文化、旅游,延長產業鏈,發展農村電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讓更多土特產“出山”又“出?!?,把“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產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國家旺。做好“土特產”大文章,讓土特產的“金招牌”換來“金效益”,為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支撐,注入源頭活水。(于宗華)
編輯:李璐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做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力軍”
要聞 / 時間:2023.11.30
-
玩轉垃圾分類“新時尚”
泉山區 / 時間:2023.11.29
-
王祥喜來徐調研安全生產治本攻堅工作 馬欣宋樂偉王劍鋒等陪同
要聞 / 時間:2023.11.29
-
宋樂偉王劍鋒到中國礦業大學看望慰問趙躍民院士并出席市校融合發展座談會
要聞 / 時間:2023.11.28
-
以書為媒 陪伴成長
要聞 / 時間: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