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szmal"></acronym><object id="szmal"></object>
    <acronym id="szmal"><strong id="szmal"></strong></acronym>
  • <p id="szmal"></p>
    <track id="szmal"><s id="szmal"></s></track>

    • 做文明徐州人 讓城市更美好
      當前位置:首頁 > 徐州新聞 > 彭城e評 > 正文

    用好法治“渠”,一泓碧水流

    2023-03-21  來源:中國徐州網  編輯:張傳寶
    2023-03-21  中國徐州網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水利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通知,確定我國紀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

    作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發展問題,烏梁素海的生態保護和修復、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和發展問題、南水北調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等等,無一不體現了國家對于“水”的重視。

    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國家法律法規與地方政府涉水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組成的我國“水”法規體系,形成了水資源保護管理以及水利建設等的“圭臬”“準繩”,使各項水事活動有法可依,更是進一步保障了水資源的健康發展。涉水法律法規如同一條法治“渠”,給了各項水事活動明確的框架和范圍,條文細則保護從中流過的潺潺碧水不受污染、不被破壞,落實相關處罰,對大眾豎起了水資源的“警示牌”,拉起了水環境的“警戒線”, 運用法治力量守護碧水清波,立竿見影且利在千秋。

    用好這條法治“渠”,做好相關涉水法律的宣教尤為關鍵。在普法對象上,要實現領導干部到普通群眾法律法規宣傳對象全覆蓋,定期組織法治講座、法治巡講、法治論壇、法治研討,邀請各級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授課,對涉水法律法規進行專業的宣貫講解。利用現場普法與上門普法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法律宣傳與咨詢、法治文化下鄉、法治文化展板巡展等活動,將法律法規普及給更多人。在宣傳平臺上,可采取傳統媒介+新媒體雙推動模式,拓展法治宣傳平臺,提升宣傳教育實效。比如可以在報紙、電視、電影等傳統普法載體進行普法宣傳,依托轄區內各法治文化陣地,懸掛、張貼宣傳標語和宣傳畫冊,繪制涉及保護水資源、依法治水等內容的法治宣傳墻畫,起到耳濡目染、春風化雨的宣傳效果。同時利用新媒體傳播速度快、普及率廣的優勢,在一些新媒體平臺進行圖文并茂的法律法規解讀和宣傳,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涉水法規宣貫氛圍。

    “秋水清無底”“楚水清若空”古詩詞中描述的碧水清澈、江河奔騰令多少人心弛神往,讓我們繃緊節水弦,用好法治“渠”, 愛水、惜水、節水,共同努力繪制出新時代“一泓碧水歡騰流”的生動畫卷。(李微)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