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科創中國”試點城市“成績單”發布,徐州取得綜合排名全國前十、全省第一的好成績。
梳理本次評估的“參賽者”,有包括成都、溫州、濟南等在內的65家“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參與了角逐。
徐州為何能拿下全國前十、全省第一?
科技服務,夠全!
徐州以高新區、經開區等功能區工程機械、安全應急產業為主,依托國家級、省級企業科技服務團隊,重點服務高端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和徐州安全科技產業,會同“科創中國”軍工安防與應急產業服務團、“科創江蘇”產業(區域)科技服務團開展徐州行活動,為40余家企業提供精準化科技服務,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數字平臺運用,夠深!
我市充分發揮“科創中國”供需雙方直接對接網絡服務平臺作用,組織開展“科創中國”數字平臺的運用培訓。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28日,“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徐州市)平臺發布需求1300條,發布成果31049條,匯聚各類專家24323人,平臺總訪問量達42.51萬次。
組織入駐量365家,其中:政府、事業單位8家,地方科協24家,高校院所5家,學會47家,企業277家,產業園區和中介機構各2家。
“科創中國”平臺徐州樣板間建設榜單排名長期穩居總榜第一、二名,月榜前三名。
智力支持,夠多!
徐州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發揮全國學會資源優勢,提升工程機械產業創新發展方面高峰論壇層級,引進全國學會在徐舉辦高端裝備等領域高端會議,舉辦中國(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創新與前沿技術高峰論壇、中國化學會第八屆綠色功能材料產學研論壇等,都有為、王興治等10余位國內外院士及150名專家為產業園區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同時,首次在徐州舉辦全省“科創江蘇”新材料領域決賽,4個項目分獲新材料領域一二三等獎,推介創新成果35項,在提高科技服務專業化程度的同時,也讓更多創新項目“走出去”。
科創平臺,夠精 !
縱覽我市科創平臺圖譜,“成員”越來越精:在徐州市首屆人才峰會等活動上,新建“科創中國”安全應急產業創新基地、“科創中國”軍工安防與應急創新基地、“科創中國”園區科技服務工作站、國家級學會服務站共4項高端創新平臺發布揭牌;
成效越來越多:繼續發揮江蘇省工程機械產業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徐州分中心、江蘇省制冷產業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徐州分中心服務攻關作用,解決中小企業“卡脖子”技術7項。
人才招引,夠廣!
通過發揮徐州國家級海智基地、省海外人才離岸基地作用,組織舉辦2022徐州海智峰會暨以色列人工智能項目路演,落實海外人才引進和中以科技文化交流、生態資源共建創業項目、機器視覺識別技術等協議合作簽約,為成果供需“搭橋”;
舉辦第九屆國際甘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徐州第五屆世界甘薯大會活動,為實現互惠共贏,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國際合作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2023年,怎樣為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示范區的相關任務貢獻更多科技力量?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為牽引,充分發揮科協系統人才智力與組織網絡優勢,聚焦“343”創新產業集群,實施聚智聚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組織科企對接服務、舉辦高端學術活動、深化國際合作人才交流、開展全域科普”五大行動,開辟科技支撐服務新賽道,為徐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文字 | 李悅悅
一審 | 李喬
二審 | 魏曉青
三審 | 孫馮燕